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本地要闻  > 正文

“聚力乡村振兴·绘就美丽画卷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鄄城县专场召开
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
作者: 仝志华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7-21 09:26

中国菏泽网消息 (记者 仝志华)7月20日,我市召开“聚力乡村振兴·绘就美丽画卷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(鄄城专场)。鄄城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鄄城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况,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。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
吹响示范先行集结号

去年以来,鄄城县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“突破口”“主攻点”,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协同推进、全面振兴。

坚持目标导向。制定《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》,明确总体目标、建设内容、部门分工和保障措施。

坚持规划先行。各镇街合理规划创建布局,每个示范片区编制规划方案,明确建设目标、任务和完成时限。目前,全县首批17个示范片区创建初见成效,第二批17个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。

推进乡村产业振兴

打响乡村振兴特色牌

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县的主引擎,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,坚持错位发展、特色发展,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。

培育农业“新六产”。加大农业领域双招双引力度,大力发展镇级产业园区,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力度,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,力争年内再新增3家。

做活乡村“土特产”。打好“特色”牌,充分挖掘特色产业优势,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全县认定省级乡土名品村25个。

激活创业“新活力”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截至目前,全县各级示范社135家,其中国家级7家,省级32家;各级示范家庭农场88个,其中省级示范场2家,市级示范场15家。

落实乡村建设行动

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。

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。启动四好农村路“提质增效”工程,县乡道路持续升级。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持续巩固农村改厕成果。实施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提升项目,投资13.7亿元,全面提升提质农村饮用水管网。

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。创新实施教育“强镇筑基”行动。加快推进镇卫生院综合楼升级改造,选派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,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。新建“如康家园”残疾人之家10处,年内可实现镇街全覆盖。

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全县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、市级美丽乡村77个,新建美丽庭院1435户,年底前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35%。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。实施农村空闲地整治行动。

提升乡村治理效能

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

强化组织建设,积极实施“基石”“兴村”“堡垒”三大工程。

实施“基石工程”,夯实基层组织基础。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,确定了“一核一带四区”的创建规划,形成了15个“一镇一品”特色示范片区,初步打造出“黄河情·高效农业党建示范片区”等品牌。

实施“兴村工程”,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。带动村集体增收240余万元,惠及60个村。探索县镇国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,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49.4万元。创新开展“万村共富”行动,从县直单位选派134名科级领导干部,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,逐村制定村集体经济攻坚计划,帮助攻坚村找思路、定措施。

实施“堡垒工程”,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提档升级。全县385个村级活动场所楼房化实现全覆盖。制定村党员活动室“六有”标准和村服务事项清单,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和36项评价标准。强化驻村帮扶队伍建设。

凝聚乡村人才活力

拓展乡村振兴新赛道

全面加强“三农”队伍建设,大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,着力育好用好乡土人才,构筑起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“人才矩阵”。

强化村级干部队伍管理。筛选63名优秀村支部书记,实行专职专干、提级管理。全面开展活动,提升村支部书记综合素质。扩大村党支部书记选聘范围。

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。2023年全县新增返乡创业就业3200人,新增返乡创业实体1000个,累计发放创业贷款8800万元,直接扶持就业508人,扶持带动就业人数2590人。同时加强乡村人才教育培训。

丰富乡村文化活动

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

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实现全覆盖,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、文明实践一条街405处,设置积分超市、“少儿微心愿”兑换专区119处,建成文明实践家庭站1952处。创办“古鄄新风”移风易俗特色品牌,开展移风易俗宣讲、大讨论437场,评选出一批星级文明户、移风易俗最美家庭。组织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038场次,开展“黄河大集”系列活动1801场次,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。
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